时间: 2025-04-29 21: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9:24
“夹枪带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说话或行为带有攻击性,像带着武器一样,直接而尖锐。基本含义是指说话或做事带有挑衅或攻击的意味,不留情面,直截了当。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言辞尖锐,不留余地。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人说话直接、不客气。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辩论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一种强硬的辩论风格。
同义词: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尖锐刻* 反义词:委婉含蓄、和风细雨、温文尔雅
“夹枪带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武力冲突的常见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形容言辞或行为的攻击性。
在**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夹枪带棍”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往往不被推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友好的交流方式。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战场上的激烈对抗或辩论中的激烈交锋。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使用“夹枪带棍”的方式与人交流,因为这可能会伤害他人,破坏人际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夹枪带棍”用来形容一种激烈的情感表达:
他的诗句,夹枪带棍, 刺穿了虚伪的幕布。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武士手持长枪和棍棒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激烈的辩论声或战斗中的金属碰撞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eak with a sharp tongue”或“speak harshly”,但这些表达没有“夹枪带棍”那么形象和生动。
“夹枪带棍”这个成语在描述言辞或行为的攻击性方面非常形象和生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棍,终久是个甚么主意?
教她心气不顺的就是姐妹俩刚才~的话哪。
1.
【夹】
腋下
【组词】
夹肢窝
2.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
3.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4.
【棍】
棍棒。
【引证】
《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
【组词】
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品行很坏的人。
【引证】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组词】
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 讼棍;棍徒、 棍骗、 棍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