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5:07
募捐:指为了筹集资金或物资而向社会公众发起的请求捐赠的行为。募捐通常用于慈善、救灾、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
募捐一词由“募”和“捐”两个字组成。“募”字古汉语中意为征集、招募,“捐”字意为舍弃、捐献。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表示向社会公众征集捐赠的词汇。
在文化中,募捐常常与集体主义、互助精神和慈善文化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募捐活动往往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或社会危机时显得尤为重要。
募捐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同情、慷慨和团结。它激发人们的慈善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不公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募捐可能是一次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也可能是在朋友圈或社交媒体上支持某个公益项目的方式。
在诗歌中,募捐可以被描绘为爱的传递,如:
募捐的双手,温暖如春, 爱的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募捐可能让人联想到慈善晚会的红毯、募捐箱的铃声、或是志愿者在街头分发传单的场景。
在英语中,募捐可以对应为“fundraising”或“soliciting donations”。不同文化对募捐的态度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可其作为社会互助和慈善行为的重要性。
募捐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涉及资金和物资的筹集,还涉及到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和个体责任感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募捐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1.
【募】
(形声。从力,莫声。本义:招募;征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募,广求也。 、 《荀子·议兵》-招延募选。 、 《荀子·王制》。注:“招也。”-谨募选阅材货之上。 、 《吴子》-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组词】
募选、 募缘、 募召、 募民、 募格
假借为“膜”。
【引证】
《灵枢·百病始生》-募原之间,留著于脉。 、 《素问·奇病论》。注:“胸腹曰募。”-治之以胆募俞。
【组词】
募俞、 募原
2.
【捐】
(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捐,弃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捐殡。 、 《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而国无捐瘠者。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组词】
捐世、 捐馆、 捐身、 捐却、 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