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9:50
词汇“囷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囷府”一词的字面意思并不明确,它可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用于指代某种特定的建筑或场所。在古代文献中,“囷”通常指粮仓,而“府”则指官署或官员的住所。因此,“囷府”可能指的是存放粮食的官方仓库或与粮食管理相关的官署。
由于“囷府”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囷府”一词,用以描述古代官府的粮食储备和管理情况。
由于“囷府”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粮仓、官仓 反义词:无(由于“囷府”的特殊性,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囷”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粮仓,而“府”字指官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成的“囷府”可能已经不再被现代汉语所使用,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已经失传或被其他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粮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囷府作为粮食储备的官方机构,其管理和运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安全。
由于“囷府”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粮食管理和官府运作。
由于“囷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囷府”作为一个历史背景元素,用于描述古代官府的粮食管理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粮仓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囷府”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巡视粮仓时的脚步声和对话声。
由于“囷府”是一个特定于汉语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囷府”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见。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粮食管理和官府运作,同时也反映了语言随时间演变的特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
1.
【囷】
(会意。从禾在囗(古围字)中。本义:圆形的谷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囷,禀之圆者。 、 《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 、 《礼记·月令》-修囷仓。 、 《国语·吴语》。注:“圆曰囷,方曰鹿。”-而囷鹿空虚。 、 《诗·魏风》-胡取禾三百囷兮?
【组词】
囷头儿、 囷京、 囷仓、 囷窌、 囷庚、 囷鹿、 囷窖、 囷鹿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