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47
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philosophia),意为“爱智慧”。它是一种追求知识、理解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的学科。哲学涉及逻辑、伦理、美学、政治、形而上学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分析来探索真理。
“哲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由“φίλος”(philo,爱)和“σοφία”(sophia,智慧)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的范围和方法不断演变,从古典哲学到现代哲学,再到后现代哲学,其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法都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哲学一直被视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在东方文化中,如和印度,哲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儒家、道家、哲学等。
哲学常常让人联想到深邃、抽象和难以捉摸的概念。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好奇心,也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和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哲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我学会了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哲学”:
在星辰的轨迹中寻找哲学的光芒, 在时间的河流里探求智慧的珍珠。
哲学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沉思的学者、或是宁静的自然景观。音乐方面,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可能会与哲学的深沉和内省相联系。
在不同文化中,“哲学”的概念和研究重点有所不同。例如,西方哲学强调逻辑和理性,而东方哲学如道家强调自然和和谐。
哲学是一个深奥且多面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还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概念和词汇,增强了我们的表达深度和广度。
1.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知也。 、 《尔雅》-哲,智也。 、 《诗·大雅·下武》-世有哲王。 、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 、 《书·伊训》-敷求哲人。 、 《汉书·叙传》-或悊或谋。 、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组词】
哲士、 哲子、 哲艾、 哲母、 哲匠、 哲明、 哲夫、 哲思、 哲妇、 哲圣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引证】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组词】
先哲;哲人其萎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