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10
词汇“哲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哲后”可以拆分为“哲”和“后”两个字。其中,“哲”通常指哲学、智慧,而“后”可以指皇后、后代或者时间上的后面。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哲后”可能指的是具有哲学智慧的女性领导者,或者是在某个哲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女性。
由于“哲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智慧与权力并存的女性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哲学或女性领导者的场合。
同义词:智后、慧后 反义词:愚后、昏后
由于“哲后”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现代人根据“哲”和“后”的字面意思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哲后”可能被用来赞美那些在智慧和领导力方面表现出色的女性。它反映了社会对女性领导者和哲学智慧的认可和尊重。
“哲后”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位智慧、优雅且具有权威的女性形象。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女性领导力和哲学智慧的正面情感。
由于“哲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哲后”:
在知识的殿堂,她如“哲后”般矗立,
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路。
“哲后”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位穿着华丽长袍、手持权杖的女性形象,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如古典交响乐。
由于“哲后”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具有智慧和领导力的女性。
“哲后”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女性领导者和哲学智慧的赞美。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词汇来使用,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知也。 、 《尔雅》-哲,智也。 、 《诗·大雅·下武》-世有哲王。 、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 、 《书·伊训》-敷求哲人。 、 《汉书·叙传》-或悊或谋。 、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组词】
哲士、 哲子、 哲艾、 哲母、 哲匠、 哲明、 哲夫、 哲思、 哲妇、 哲圣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引证】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组词】
先哲;哲人其萎
2.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