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2: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2:57:58
卫星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像卫星一样环绕主城的城市”。基本含义是指在地理上靠近一个大城市,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或城镇。这些城市通常依赖于主城的经济、交通和文化资源,同时也有自己的工业、居住区和行政体系。
在文学中,卫星城可能被用来象征依赖与独立之间的张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地区的城市结构。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和地理学,卫星城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讨论城市扩张和区域发展。
同义词:附属城、周边城、次级城市。 反义词:主城、中心城市、核心城市。
“卫星城”这个词汇源于天文学中的“卫星”概念,即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在城市规划中,这个概念被借用来描述围绕主城发展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个词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现代社会,卫星城通常与城市扩张、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相关。它们提供了一种平衡,既满足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又避免了过度拥挤和环境压力。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现代化的城市景观、繁忙的通勤生活和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它也可能引发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城市形态的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卫星城可能是一个居住选择,提供了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保持与大城市的紧密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卫星城比喻为“夜空中最亮的星,虽不居中心,却自有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卫星城与主城之间的交通网络、高楼大厦与绿地公园的对比。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的通勤高峰,车辆的喧嚣声。
在不同文化中,卫星城的概念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卫星城可能更加强调与主城的紧密联系和功能互补;而在西方国家,卫星城可能更注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
通过对“卫星城”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对于理解现代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3.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