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28
卫生:指个人或集体生活环境的清洁,以及防止疾病、促进健康的行为和措施。字面意思是指保持身体或环境的清洁,使其不受污染,从而维护健康。
“卫生”一词源自日语“衛生”(えいせい),后被汉语吸收。在古代汉语中,“卫生”更多指养生之道,如《庄子·养生主》中提到的“卫生之经”。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现代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卫生”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在一些发展**家,由于资源有限,公共卫生设施可能不足,导致卫生条件较差。而在发达国家,卫生标准通常较高,公共卫生系统完善。
提到“卫生”,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清洁、健康和安全感。它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责任感相关联,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疾病和污染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例如,定期洗澡、刷牙和清洁居住环境都是维护卫生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将“卫生”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如:
清晨的露水,洗净了叶的尘埃,
大自然的卫生,无声地进行。
在不同语言中,“卫生”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保持清洁和健康——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的“hygiene”和“sanitation”都与卫生相关。
“卫生”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涉及个人健康、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卫生”一词,有助于传达对健康和清洁的重视,以及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
1.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