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9:13
卫戍区:字面意思是指负责保卫和守卫某个特定区域的军事组织或地区。基本含义是指在军事上,专门负责保卫首都或其他重要城市的军事区域。
卫戍区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最早见于**古代的军事文献中,用以描述负责保卫特定区域的军事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在现代军事组织中得到延续和规范化。
在**,卫戍区通常与首都的安全直接相关,因此在文化和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象征着国家的核心安全和权威。
卫戍区可能让人联想到纪律、责任和保护。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安全感和对国家忠诚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卫戍区的概念可能不常直接涉及,但在讨论国家安全或军事话题时,它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
在诗歌中,可以将卫戍区比喻为守护家园的勇士:
卫戍区的勇士, 铁甲映晨曦, 守卫着每一寸土地, 忠诚如初。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军事区域可能被称为“garrison”或“military district”,但其具体职责和组织结构可能有所不同。
卫戍区作为一个军事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国家安全、军事组织或历史话题时,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了解卫戍区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军事组织的功能和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1.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
2.
【戍】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戍,守边也。 、 《管子·地数》-武王立重泉之戍。 、 《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组词】
戍人、 戍守、 戍客、 戍逻、 戍役、 戍将
3.
【区】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
隐匿。
【引证】
《说文》-区,踦区,藏匿也。 、 《左传·昭公七年》-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