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2:28
词汇“俭退”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俭”和“退”。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俭退”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俭退”字面意思是指节俭和退让。其中,“俭”表示节俭、不浪费,而“退”则表示退让、不争。结合起来,“俭退”通常指一个人在生活上节俭,同时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谦让和退让的态度。
“俭”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节约、不浪费。“退”字则有退让、后退的意思。两个字组合成“俭退”,强调了在物质和社交两个方面的节俭和谦让。
在**传统文化中,“俭退”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节俭持家和谦让待人。这种价值观在儒家文化中尤为突出,被认为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俭退”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印象,让人联想到勤劳、朴实和谦逊的品质。这种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长辈,他一生都坚持俭退的生活方式,不仅自己节俭,还经常教导我们要珍惜资源,尊重他人。这种生活方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俭退”融入到描述自然和生活的诗句中,如:
俭退如山静,谦和似水流。
节俭持家久,谦让得人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简朴生活的画面,如一位老人在田间劳作,家中陈设简单而整洁。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平和的旋律,来表达“俭退”带来的宁静和和谐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价值观可能通过“frugal”(节俭的)和“humble”(谦逊的)等词汇来表达。虽然具体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节俭和谦让的价值观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通过对“俭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节俭和谦让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这种价值观不仅有助于个人修养,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些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应用。
1.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