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56
词汇“不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不壹”进行深入分析:
“不壹”字面意思是指不一致、不统一或不相同。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或不协调。
“不壹”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壹”在古代有“一”的意思,也表示统一或一致。随着语言的发展,“不壹”逐渐被更简洁明了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强调“壹”即统一和一致性,因此“不壹”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混乱或不和谐。
“不壹”给人一种古老、正式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献或严肃的学术讨论。
在现代生活中,“不壹”几乎不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与相关学术讨论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不壹”用于描述复杂的人物关系或历史**,增添一种古雅的氛围。
由于“不壹”较为抽象,可能联想到古代书法或文献的图像,以及古琴等传统乐器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不壹”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inconsistency”或“difference”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不壹”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汉语及其文化。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壹】
(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专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壹,专一也。 、 《荀子·大略》-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 、 《左传·文公三年》。注:“壹,无贰心。”-与人之壹也。 、 《左传·昭二十年》-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组词】
壹心、 壹德、 壹意、 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