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14
词汇“均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均壹”的字面意思是指均匀一致,没有差别。其中,“均”表示均匀、平等,“壹”表示一、统一。结合起来,这个词强调的是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均壹”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强调事物的统一性和一致性。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古雅的意味。
在**传统文化中,“均壹”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和谐”理念相呼应,强调事物的平衡和统一。
“均壹”给人一种平和、稳定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和谐的景象或秩序井然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在描述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时使用“均壹”这个词,以表达其和谐统一的美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色均壹洒大地,星光点点缀夜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均匀分布的树木或花朵;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均匀、旋律一致的音乐作品。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uniform”或“consistent”。
“均壹”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的均匀一致性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度。在学*和使用中,可以增强对事物统一性和和谐性的理解。
1.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2.
【壹】
(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专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壹,专一也。 、 《荀子·大略》-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 、 《左传·文公三年》。注:“壹,无贰心。”-与人之壹也。 、 《左传·昭二十年》-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组词】
壹心、 壹德、 壹意、 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