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0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2:52
“忧念”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忧虑和思念。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深切的担忧和挂念某人或某事的心情。
在文学作品中,“忧念”常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关心。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持续的焦虑状态。
“忧念”由“忧”和“念”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忧”指的是忧愁、忧虑,而“念”则有思念、思考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深切忧虑和思念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忧念”常常与家庭、亲情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关怀。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可能与社会动荡、战争等相关,反映出人们对安全和稳定的渴望。
“忧念”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温暖并存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庭、亲情和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不确定未来的普遍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家人远行时体验过“忧念”的感觉,那种对他们的安全和健康的持续关注,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忧念”:
月光洒满窗台,
忧念如潮涌来。
远方的人儿,
是否安好无恙?
视觉上,“忧念”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星空,寂静而深邃,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忧虑。听觉上,它可能与柔和而略带忧伤的音乐相联系,如钢琴曲《月光》。
在英语中,“忧念”可以对应为“worry and longing”或“concern and思念”。不同文化中,对这种情感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体验是相似的。
通过对“忧念”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对亲情和安全的普遍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细腻度。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