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3: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3:47:32
助学:字面意思是指帮助学习,通常指的是提供经济、物质或教育资源上的支持,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助学一词由“助”和“学”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助”意味着帮助,“学”意味着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学习支持。
在许多文化中,教育被视为社会流动的关键。因此,助学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帮助个人实现教育目标,也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助学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希望、机会和成长。它激励人们相信,通过努力和外界的帮助,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通过助学金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助学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支持,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助学”:
在知识的海洋里,
助学是那盏明灯,
照亮前行的路,
引领梦想的航程。
助学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教室、勤奋学习的学生等视觉形象。在听觉上,它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声、学生的讨论声以及书页翻动的声音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助学”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提供学习支持——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包括“scholarship”和“financial aid”。
助学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物质上的支持,更象征着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在我个人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助学”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
1.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