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21
助手:指协助他人完成工作或任务的人,通常在需要额外帮助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提供支持。
助手一词源于汉语,由“助”和“手”两个字组成,直译为“帮助的手”。在古代文献中,助手一词并不常见,更多使用“帮手”或“助理”。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助手的概念逐渐普及。
在现代社会,助手在各种职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高压力和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助手的角色体现了团队合作和社会分工的重要性。
助手通常给人以可靠、忠诚和勤奋的印象。在个人层面,助手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朋友或同事。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助手的帮助来完成一些繁琐的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助手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助手”比喻为生活中的灯塔,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指引和光明。
想象一个忙碌的办公室,助手的身影在文件和电脑之间穿梭,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键盘敲击声和轻声的交谈,形成一种高效而有序的氛围。
在英语中,“助手”通常对应为“assistant”,在德语中为“Assistent”,在法语中为“assistant”。尽管语言不同,但助手的角色和功能在不同文化中都是相似的。
助手这一词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也反映了社会分工和协作的必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助手”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1.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