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2:0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6:24
后襟: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衣服后部的部分,特别是指衣服后领下方的部分。在中文里,“后”指的是后面或后部,“襟”通常指的是衣服的前面部分,尤其是领口和前襟。因此,“后襟”特指衣服后部的领口以下的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后襟”可能被用来描述服装的细节,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单独使用,而是作为描述服装整体的一部分。在服装设计或裁缝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则是一个精确的技术术语。
同义词:后摆、后片
反义词:前襟
“后襟”这个词汇的构成直接反映了其字面意义,即衣服的后部和前襟的结合。在古代汉语中,“襟”字已有衣服前部的含义,而“后”字则明确指出了位置。随着服装设计的演变,这个词汇的使用也逐渐固定下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装的细节常常被赋予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例如,官员的服饰后襟可能会有特定的图案或颜色,以显示其等级和地位。
“后襟”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专业或是某种正式场合。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服饰的记忆,或是对服装细节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特别注意到衣服的后襟,除非是在特定的场合,如正式的晚宴或商务会议,这时服装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尤为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将“后襟”作为一个隐喻,用来描述某种隐藏或不为人知的部分,如“他的心中藏着一片未曾展露的后襟”。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不同风格和时代的服装后襟设计,如古典的中式长袍或现代的西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裁缝剪裁布料的声音,或是衣服摩擦的声音。
在不同的文化中,服装的设计和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后襟”的词汇,而是使用更通用的术语如“back of the garment”。
“后襟”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单独使用,但它在描述服装细节时是一个精确且有用的词汇。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精确性和丰富性,对于服装设计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尤为重要。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襟】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引证】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泣下沾襟。
【组词】
襟袂、 襟带、 襟卫、 襟子、 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