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09
“如醉方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喝醉了酒之后才醒来一样。基本含义是指人在某种状态或经历后突然清醒、明白或领悟到某种道理或真相。
“如醉方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醉”与“醒”这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在古代文学中,醉酒常常被用来象征迷茫或困惑,而醒来则象征着清醒和领悟。
在文化中,醉酒与醒悟的对比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转折点。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人生经历和智慧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象征着一种从迷茫到清醒的转变,给人以希望和启示。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学*一个复杂的概念时感到非常困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点,那一刻我感到如醉方醒,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如醉方醒,月下独酌, 星辰指引,心路明澈。 昔日迷茫,今朝豁达, 人生如梦,醒悟方知。”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从昏暗的房间走向明亮的窗户,阳光洒在脸上,一切都变得清晰。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鸟鸣,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清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waken from a drunken stupor”,虽然字面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如醉方醒”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表达从迷茫到清醒的工具,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醉】
(会意。从酉(yǒu),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引证】
《说文》。-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 、 《诗·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对饮酒醉。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 、 宋·李清照《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 、 明·刘基《卖柑者言》-醉醇醲。 、 《洪武正韵》-酉,为酒所酣曰醉。
【组词】
醉是醒时言、 醉饱、 醉沈、 醉魔咕咚、 醉兴勃勃、 醉呼卢、 醉沉沉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4.
【醒】
(形声。从酉,星声。酉(yǒu)与酒有关。本义:酒醒)。
同本义。
【引证】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醒酒石、 醒酒汤、 醒药、 醒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