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2:14
“如雷贯耳”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像雷声一样响亮,传遍耳朵。基本含义是指某人的名声非常大,广为人知,就像雷声一样响亮,让人无法忽视。
在文学作品中,“如雷贯耳”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历史名人的名声。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广为人知的事物或人物。在专业领域,如音乐、体育等,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享有盛誉的艺术家或**员。
同义词:
反义词:
“如雷贯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如雷之震,贯耳而入。”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名声大,广为人知的成语。
在**文化中,“如雷贯耳”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如孔子、诸葛亮等。在现代社会,它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钦佩。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中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激发人们对这些人物的敬仰之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和学术成就如雷贯耳,不仅在学校内广为人知,甚至在学术界也有很高的声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诗篇如雷贯耳,响彻云霄,激荡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雷电交加的画面,象征着名声的响亮和震撼。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来表达“如雷贯耳”的震撼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household name”或“well-known”,但它们没有“如雷贯耳”那种强烈的震撼感和形象性。
“如雷贯耳”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个人表达和创作中也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小可久闻员外大名,~。
东汉时期,董卓利用实力把持朝政,图谋篡位,司徒王允和养女貂禅商定要利用吕布杀了董卓。王允先把貂禅许给吕布,然后献给董卓,吕布见貂禅被董卓霸占,心里十分气愤与无奈,貂禅表示吕布名声如雷贯耳,愿意跟他共度一生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雷】
3.
【贯】
(会意。从毌(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贯,钱贝之贯也。 、 《汉书》-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 、 唐·白居易《伤宅》-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 《诗·小雅·何人斯》-反尔如贯。
【组词】
贯朽
4.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 《易·说卦》-坎为耳。 、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