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4:28
垂听: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低下头去听”,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话,表现出尊重和关注的态度。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垂听常常用来描绘人物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需要表现出某人对另一人的尊重或敬意时。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垂听可能不常用,但如果有人用这个词,通常是为了强调倾听的专注和认真。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咨询领域,垂听是一个重要的技能,指的是倾听者不仅听对方说话,还要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同义词:倾听、聆听、细听 反义词:忽视、忽略、不听
词源:垂听这个词由“垂”和“听”两个字组成,“垂”字原意是向下,而“听”字则是听取声音。 演变:在古代汉语中,垂听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对上级的尊重,而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描述对任何人的专注倾听。
在许多文化中,垂听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东方文化中,尊重长辈和上级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因此,垂听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垂听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尊重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耐心和细心的人,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他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记得有一次在家庭聚会上,我垂听着祖父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那种专注的倾听让祖父感到非常高兴和被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垂听:
在寂静的夜晚,我垂听着
风的低语,星的沉默,
每一声心跳,都是对宇宙的
深深垂听。
垂听可以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低头专注倾听的画面,或者是一段安静的音乐,让人感受到宁静和专注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sten attentively”或“pay attention to”,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都是指专注地倾听。
垂听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倾听的行为,还传达了尊重和关心的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学会垂听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