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2:01
“挥翰成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挥动笔杆就像风一样迅速。这个成语形容书写速度极快,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它通常用来赞美某人书法技艺高超,书写时既快又好。
在文学作品中,“挥翰成风”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书法或写作才能,如“他挥翰成风,一篇佳作顷刻间便完成了。”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谈论书法或写作技巧时,仍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书法、文学创作等,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专业人士的高超技艺。
同义词:笔走龙蛇、笔下生风、笔耕砚田 反义词:笔耕不辍(虽然意义不同,但可以作为对比)
“挥翰成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书法的赞美。在古代,书法被视为文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书法,也用于形容其他快速且熟练的写作或创作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赋予了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因此,“挥翰成风”这个成语体现了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赞美。在现代社会,尽管书法的地位有所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任何快速且熟练的书写或创作活动。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才华横溢、技艺高超的形象。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个书法展览上看到一位老书法家挥翰成风,他的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挥翰成风,墨香四溢,字字珠玑,流传千古。”
想象一位书法家在安静的房间里挥翰成风,笔尖与纸张摩擦的声音,墨香弥漫在空气中,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而专注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riting with the speed of wind”,但这种表达不如“挥翰成风”那样富有诗意和形象性。
“挥翰成风”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书法技艺的赞美,也是对快速且熟练创作能力的肯定。它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终日价挥翰成风,泼墨如雨,给不尽好事之求。
1.
【挥】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挥,备也。 、 《周礼·考工记·幌氏》-而挥之,谓振去之也。 、 《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 、 杜甫《北征》-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既而挥之。 、 《战国策·齐策》-挥汗成雨。
【组词】
挥涕、 挥尘、 挥墨
2.
【翰】
(形声。从羽,倝(gàn)声。本义:天鸡,也叫锦鸡或山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翰,天鸡,赤羽也。 、 《逸周书·王会》-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
【组词】
翰音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