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2:16
“不得其门而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找不到进入的门路,比喻无法找到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方法或途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问题上缺乏必要的知识或技能,导致无法进入或解决。
“不得其门而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和比喻意义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学问或技艺上无法入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各个领域。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它反映了社会对个人能力和智慧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在面对困难时寻求解决方案的普遍心态。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挫败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在面对困难时感到无助和困惑的情景,同时也激励人们去寻求帮助或学*新知识以克服障碍。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多次感到“不得其门而入”,尤其是在学新的编程语言或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这种感觉激励我去寻求更多的资源和指导,最终帮助我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曾不得其门而入,
直到那一天,智慧的灯塔照亮了前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n't find the key to the problem”或“at a loss for what to do”,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无法找到解决方案的感觉。
“不得其门而入”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在面对困难时的情感和心态,还激励我去寻求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克服障碍。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3.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4.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5.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6.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