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1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9:23
词汇“不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不律”可以理解为“不遵守规则”或“不合规律”。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进行。
“不律”的字面意思是指不遵守法律、规则或常规,或者行为不符合既定的秩序或标准。
由于“不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些角色的行为或性格特点,如“他的行为不律,常常违反社会规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不守规矩”、“不合常规”等表达。
由于“不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其词源和演变的信息非常有限。它可能是由“不”和“律”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律”指的是规则或法律。
在强调法治和秩序的社会中,“不律”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负面,因为它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提到“不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叛逆、不守规矩的形象,这种形象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现个性或反叛精神。
由于“不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律”来描述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或个性:
在这不律的画布上,
每一笔都是自由的呼吸,
不受规则的束缚,
只随心灵的指引。
由于“不律”涉及到不遵守规则的概念,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序的视觉形象,如抽象艺术作品中的随意笔触。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不和谐的音乐或噪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不律”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不守规矩”在多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汇。
“不律”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不遵守规则或不合常规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