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6:06
“三尊”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几种含义:
“三尊”一词源于古代对尊贵人物的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领域,特别是和道教中。
在**传统文化中,“三尊”常与尊贵、权威和神圣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等级和尊卑的重视。
“三尊”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神圣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或**仪式,带有一定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三尊”用来形容三位业界权威人士,这种用法既尊重又形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三尊立于山巅,云雾缭绕,宛如天界降临。”
想象一幅画面:三位身着古代服饰的人物,站在高高的台阶上,背景是庄严的宫殿,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到肃穆和尊贵。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三位一体”(Trinity),用于**教中指代圣父、圣子、圣灵。
“三尊”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不仅在*和历史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现代语境中保持其尊贵的象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