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2:34
词汇“册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涉及到*古代的一种文化俗。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册谥”是指古代帝王、贵族或重要人物去世后,由朝廷或家族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品德,正式赐予的谥号,并记录在册。这是一种对死者生前功绩和品德的评价和纪念。
在古代,册谥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通常由或朝廷主持。在文学作品中,册谥可能出现在描述历史**或人物传记的语境中。在现代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非常有限,主要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同义词:谥号、封谥 反义词:无,因为这个词汇涉及的是一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俗,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册谥”一词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在古代,谥号是对死者的一种尊称,而“册”指的是记录这些谥号的官方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然有所体现。
册谥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道德评价体系。它不仅是对个人的评价,也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映。在古代,谥号的赐予是一种荣誉,也是对个人历史地位的确认。
对于现代人来说,“册谥”可能带有一种历史的遥远感和文化的厚重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以及对个人品德的高度重视。
由于“册谥”是一个历史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历史或参与历史剧的创作时,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再现古代文化。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册谥”来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和文化深度。例如,在描述一个古代英雄的去世时,可以详细描绘其册谥的过程和意义。
由于“册谥”是一个历史词汇,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仪式和官方文件。视觉上,可能会想到古代的书法、印章和官方文书;听觉上,可能会想到古代的钟声、鼓声和诵读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制度可能包括对死者的荣誉称号或纪念方式,但具体的名称和形式会有所不同。例如,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中有对骑士的封号和荣誉称号。
“册谥”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1.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
2.
【谥】
(形声。从言,益声。用言论给予褒贬,故从言。本作“諡”。本义: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同本义。
【引证】
《北堂书钞》引《说文》-谥,行之迹也。 、 《白虎通》-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 、 《礼记·表记》-先王谥以尊名。 、 《论衡·道应》-诔生时所行为之谥。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增谥美显,荣于身后。
【组词】
谥法、 谥宝、 谥谱、 谥名
授与,加封;尤指死后追封。
【引证】
王褒《洞箫赋》-幸德谥为洞箫兮。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
【组词】
谥告、 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