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12:20
词汇“朗夕”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由两个汉字“朗”和“夕”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这两个字,“朗夕”可以理解为傍晚时分天空明亮、清晰的状态,或者是指傍晚时分的美好景象。
由于“朗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傍晚时分天空的美丽,或者象征某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由于“朗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文化中,傍晚时分常常被赋予诗意和浪漫的色彩,因此“朗夕”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用来表达对傍晚时分美好景象的赞美。
“朗夕”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美好的傍晚时光,带来一种温馨、舒适的情感反应。
由于“朗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朗夕之下,
湖面如镜,
映照着天边的晚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傍晚时分天空明亮、湖面平静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的傍晚氛围。
由于“朗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傍晚时分的美好景象。
通过对“朗夕”这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主要用来形容傍晚时分的美好景象,带有一定的诗意和浪漫色彩。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可以有效地传达出宁静、美好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美感。
1.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
2.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