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05
词汇“朗彻”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较为文雅和古典的意味。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朗彻”进行深入分析。
“朗彻”字面意思是指明亮透彻,形容事物清晰、明朗,没有遮蔽和混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天空、月光、景色等自然现象的清澈明亮。
“朗彻”由“朗”和“彻”两个字组成。“朗”意为明亮,“彻”意为透彻。在古代汉语中,“朗彻”常用于形容自然景物的明亮透彻,后来也用于形容人的思路清晰。
在**传统文化中,“朗彻”常与自然美景相联系,如明月、晴空等,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
“朗彻”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清澈的空气和明亮的月光,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朗彻”来形容一个晴朗的早晨或一个清澈的湖泊,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朗彻”:
朗彻的月光下,
湖面如镜,
星辰点点,
心随风轻。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lear”或“bright”,但“朗彻”更具有诗意和古典美。
“朗彻”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古典美的词汇,常用于形容自然景物的明亮透彻。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创作和表达中,仍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通过对“朗彻”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美感,也更加注重在表达中运用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1.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
2.
【彻】
(形声。从彳(chì),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本义:撤除,撤去)。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 《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 、 《礼记·士冠礼》-彻筮席。 、 《礼记·曲礼》-大夫无故不彻县。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 、 《论语·八佾上》-三家者以《雍》彻。 、 《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
【组词】
彻案、 彻坐、 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