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5:09
朗咏: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朗”意味着清晰、响亮,而“咏”则指歌唱或吟诵。因此,“朗咏”字面意思是指清晰响亮地歌唱或吟诵,通常用于描述诗歌、歌曲或其他文学作品的朗诵。
“朗咏”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就有使用,特别是在描述诗歌朗诵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诗歌和文学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朗咏”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也承载了文化传承和审美追求的意义。
“朗咏”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充满活力的感觉,联想到的是清晰、响亮的声音和充满情感的表达。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加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那时我们团队选择了以朗咏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作品,效果非常好,赢得了比赛。
在创作一首关于夜晚的诗时,我可能会使用“朗咏”这个词来描述星星如何在夜空中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歌唱”。
想象一个宁静的夜晚,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朗咏一首无言的歌,这种场景可以激发深远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lodious recitation”或“resonant chant”,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传达了类似的声音美感和情感表达。
“朗咏”这个词在描述声音表达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声音的清晰和响亮,还包含了情感和艺术的层面。在学*语言和文学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1.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
2.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詠,歌也。或从口。 、 《虞书》。郑注:“谓歌诗也。”-搏拊琴瑟以咏。 、 《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 《论语·先进》-咏而归。 、 班固《东都赋》-咏殷周之《诗》。
【组词】
咏士、 咏雪、 咏哦、 咏吟、 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