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41
早世(zǎo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早逝”或“早死”,指的是某人寿命不长,在年轻或中年时期就去世。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定的惋惜和哀伤的情感色彩。
“早世”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早”指的是时间上的提前,“世”指的是生命或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表达对年轻生命过早消逝的哀悼。
在**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而早世则常常被看作是不幸和悲剧。这种观念在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对死亡的敬畏。
“早世”这个词汇往往让人联想到年轻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逝者的哀思。它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注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不幸去世者的同情和缅怀。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亲友或认识的人早世的情况,这种经历会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从而更加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处时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早世”来表达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青春如梦,早世如烟, 留下的,是回忆的碎片。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 早世的你,在梦中与我相逢。
在英语中,“早世”可以对应为“premature death”或“untimely death”,这些词汇同样表达了生命过早结束的悲痛和遗憾。不同文化中对早逝的看法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带有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逝者的哀悼。
“早世”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描述,也是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警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汉语的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
1.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