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7:49
“一清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一天的开始,即清晨的时候。它通常用来描述天刚亮到上午较早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人们通常开始新的一天的活动。
“一清早”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一”和“清早”组成,表示一天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但在不同的语境和地区可能会有细微的用法差异。
在**文化中,“一清早”常常与勤劳、早起等积极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在传统观念中,早起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健康和成功相关联。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清新和活力,联想到清晨的空气、鸟鸣和一天的开始,给人一种希望和动力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利用一清早的时间进行阅读和锻炼,这段时间的宁静和效率让我感到非常宝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一清早,阳光洒满小径,露珠闪烁,如同希望的种子,悄然发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清晨的田园风光,鸟儿在枝头鸣叫;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营造清晨的宁静氛围。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arly morning”或“dawn”,虽然表达相似的时间段,但在具体的文化和语境中可能有所不同。
“一清早”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是描述时间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融入和表达**文化。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3.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
1. 【清早】 大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