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6:40
词汇“亵视”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亵”通常指不庄重、不正经的行为,而“视”则指看或观察。结合起来,“亵视”可能指的是一种不尊重或不正经的观看行为。
“亵视”的基本含义是指以不尊重或不正经的态度或方式去看待某人或某事。
在文学作品中,“亵视”可能用来描述一种不恰当的目光或态度,尤其是在涉及性别、尊严或道德的语境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来讨论不尊重的行为。
由于“亵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通常,“亵”字源于古代汉语,意指不正经或不庄重,而“视”则是一个基本动词,意指看。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亵视”可能与性别歧视或不尊重他人的行为相关联,尤其是在涉及性别平等和尊重的讨论中。
“亵视”这个词可能会引起负面情感,如厌恶、不适或愤怒,因为它涉及到不尊重和贬低他人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对他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亵视,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应保持尊重和礼貌。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亵视”来描绘一个不尊重他人的角色,从而增强故事的冲突和深度。
想象一个人用不尊重的目光看着另一个人,这种场景可能会引起不适和反感,与不和谐的音乐或刺眼的颜色相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不尊重的观看行为的词汇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存在对尊重和礼貌的重视。
“亵视”这个词提醒我们在交流和互动中应保持尊重和礼貌,避免不恰当的目光和态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沟通技巧和社交能力。
1.
【亵】
(形声。从衣,执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同本义 。也指家居所穿的便服。
【引证】
《说文》-亵,私服也。 、 班固《汉书》-思有短褐之亵。 、 《礼记·檀弓下》-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
【组词】
亵衣、 亵绊、 亵服、 亵裘
轻慢,轻佻地亲近。
【引证】
《广雅》-亵,狎也。 、 《礼记·曲礼上》。注:“不欲人亵之。”-祭服敝则焚之。 、 宋·周敦颐《周元公集·爱莲说》-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这里相当于现代语的“啊”、“呀”)。 、 《封神演义》-有亵众圣,甚非尊贤之理。
【组词】
亵体、 亵尊、 猥亵、 亵狎、 亵人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