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7:46
“异动”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异常的变动或不寻常的移动。它可以用来描述人员、组织结构、市场价格等方面的非正常变化。
“异动”由“异”和“动”两个字组成。“异”字有不同、异常的意思,“动”字则表示移动或变化。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但其具体起源难以考证。
在**文化中,“异动”常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暗示,尤其是在涉及人员变动或市场波动时,人们往往会担心这种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或风险。
“异动”这个词汇往往让人联想到不稳定、不可预测的情况,因此在情感上可能会引起焦虑或不安。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公司内部出现了人事异动,可能会影响到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需要适应新的工作关系和流程。
在诗歌中,可以将“异动”用来形容自然界的不寻常现象,如“夜空中星辰的异动,预示着未知的命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市场波动或人员变动的图画,通过视觉传达“异动”的不稳定性。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张的音乐,如悬疑电影的背景音乐,来增强“异动”带来的紧张感。
在英语中,“异动”可以对应“abnormal change”或“unusual movement”,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与中文有所不同。
“异动”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描述了物理或抽象事物的变化,还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社会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异动”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况和情感。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