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0:03
失地 的字面意思是指失去的土地,通常指的是在战争、政治变动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某个国家、地区或个人失去控制或所有权的土地。
“失地”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历史上,失地常常与战争和民族屈辱联系在一起,如鸦片战争后的失地问题,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议题。
“失地”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重和现实的残酷。
在个人生活中,失地可能指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失败或退步,如在职业发展中失去优势地位。
在诗歌中,“失地”可以用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岁月如梭,失地难收, 历史的尘埃,覆盖了旧梦。
结合图片,失地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的土地、废弃的村庄;在音乐中,可能是一首悲伤的旋律,唤起对失去的哀思。
在英语中,“失地”可以对应为“lost land”或“lost territory”,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其含义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失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土地的物理丧失,更深层地体现了历史、文化和情感的复杂交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失地”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历史和社会的脉络。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