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8:08
词汇“[没对]”在中文中是一个相对口语化的表达,通常用来表示某事物或行为不符合预期,或者与某种标准、规则不符。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没对”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对准、没有符合。在日常交流中,它常常用来表达某人或某事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或要求。
“没对”这个词汇来源于日常口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字面上的“对准”,更多地用于表达“不符合标准”的含义。
在**文化中,“对”常常与正确、合适联系在一起,因此“没对”在社会交往中有时会被用来批评或指出不足。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错误或失败相关联。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激发人们改进和学*的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没对”来指出朋友在某个游戏或任务中的小错误,鼓励他们下次做得更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儿没对,偏离了夜的轨道,星辰闪烁,寻找失落的答案。”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摄影师在调整相机,但每次拍摄的结果都“没对”,这种反复尝试的过程可以带来一种紧张和期待的听觉和视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ff”或“not right”,但这些表达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与“没对”有所不同。
“没对”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中文表达中非常实用,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不符合预期或标准的意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沟通和表达思想。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