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1: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1:50:40
乡长:在**行政体系中,乡长是指乡(镇)一级的行政首长,负责乡(镇)的行政管理工作。乡长通常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乡(镇)政府的负责人,直接管理乡(镇)的日常事务。
乡长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职责有所变化,但基本保持了作为地方行政首长的角色。
在**文化中,乡长作为地方行政的代表,承载着维护地方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福祉的责任。在社会背景中,乡长的形象往往与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紧密相关。
乡长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地方的温暖、人情味和乡土气息。在情感上,乡长可能被视为一个亲近民众、务实和有责任心的形象。
在个人经历中,乡长可能是家乡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决策和行动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可以将乡长描绘为一个守护者,用诗句表达他们对家乡的深情和奉献:
乡长,你是那片土地的守护者,
晨曦中,你巡视着每一寸田野,
夜幕下,你倾听着每一家灯火。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乡长的角色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职责,例如在美国的乡村地区,类似的职位可能是“市长”或“镇长”。
乡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核心角色,也承载了地方文化和社区情感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乡长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地方治理的复杂性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