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13:20
平心易气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平气和”,形容人的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不易生气或发怒。这个词汇强调在面对问题或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平心易气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平心”和“易气”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平心”指的是心态平和,“易气”则是指情绪容易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情绪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平心易气被视为一种美德。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保持平心易气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情绪管理技巧。
平心易气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一个深思熟虑、不易被外界干扰的形象。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这个词汇提醒我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平心易气来提醒自己在冲突或压力面前保持冷静。例如,当与同事发生争执时,我会深呼吸,提醒自己要平心易气地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喧嚣的世界里,我选择平心易气,
如山间清泉,静静流淌,不受尘嚣侵扰。
平心易气 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宁静的湖边,微风拂面,心无旁骛。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强调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性。
平心易气 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工作中,保持冷静和理性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一原则。
横渠论看诗,教人平心易气求之,到他说诗,又却不然。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3卷:“横渠论看诗,教人平心易气求之,到他说诗,又却不然。”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