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0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04:29
词汇“漏夕”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漏夕”是由“漏”和“夕”两个字组合而成,可能的含义是“夕阳的余晖透过缝隙漏出”。这里的“漏”指的是透过或渗出,而“夕”指的是傍晚或夕阳。
由于“漏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宁静或忧郁的傍晚景象,如“窗外的漏夕洒在书桌上,带来一丝凉意。”
由于“漏夕”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特定文学作品或方言中的创造性用法。
在某些文化中,夕阳常常被赋予浪漫或哀愁的情感色彩,因此“漏夕”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漏夕”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温柔或淡淡的忧伤。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由于“漏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它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个人日记中被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漏夕”来描绘傍晚的景象:
漏夕洒在古老的石阶上,
斑驳的光影诉说着岁月的长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枝的缝隙,洒在静谧的小径上。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傍晚的宁静氛围。
由于“漏夕”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漏夕”作为一个假设性的词汇,展示了语言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尽管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语言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