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2:37
“大行”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尊称已故的。字面意思是指“伟大的、已故的”。其中,“大行”在古代汉语中指“去世”或“逝世”,而“”则是指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在文学作品中,“大行”常用于正式的历史叙述或宫廷文献中,用以表达对已故的尊敬和纪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因为它带有浓厚的官方和历史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等,这个词汇用于学术研究和文献记载。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先帝”可能更多用于家族内部或非正式文献中,而“大行**”则更正式和庄重。
“大行”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广泛推行”或“*进行”,后来逐渐演变为指“去世”。“”一词则源自**古代的君主称号,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和用法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对已故的尊称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尊卑有序和敬祖思想。这种尊称在官方文献和历史记载中尤为重要,反映了社会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尊敬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仪式、历史的长河以及对先人的敬仰。
在历史学*中,我经常遇到“大行”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历史的背景。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大行**的遗风,穿越千年,依旧在宫墙间回响。”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宫殿,墙上挂着大行**的画像,宫廷乐师演奏着哀婉的乐曲,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英国,对已故君主的尊称可能是“the late King/Quee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已故统治者的尊敬。
“大行*”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尊称,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历史和文化。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
4.
【帝】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引证】
《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 《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