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9:49
大行星:在太阳系中,大行星通常指的是那些体积和质量较大的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属于气态巨行星。此外,传统上也将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包括在内,因为它们也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质量。
“大行星”一词源自拉丁语“planeta”,意为“流浪者”,因为古代天文学家观察到这些天体在天空中的**不同于恒星。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大行星”逐渐特指那些体积和质量较大的行星。
在文化中,大行星常常象征着神秘和未知,激发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在社会背景中,对大行星的研究推动了科技和工程的发展。
大行星往往让人联想到广阔无垠的宇宙和深邃的未知,激发人们对探索和发现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大行星的概念可以用来比喻那些规模宏大或影响深远的事物,如“这个项目的规模之大,简直像是在地球上再造一个大行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夜的深渊,大行星闪烁,引领迷失的灵魂归航。”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giant planet”或“major planet”,德语中的“Riesenplanet”,都指代类似的概念。
大行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天文学中有着明确的定义,也在文学、口语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它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被用来比喻那些规模宏大或影响深远的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