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48
大袋鼠:这是一个名词,指的是袋鼠科中体型较大的种类,如红袋鼠(Macropus rufus)和东部灰袋鼠(Macropus giganteus)。它们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有袋类动物,以其强壮的后腿、长尾巴和腹部的育儿袋而闻名。
在文学中,大袋鼠常被用作澳大利亚的象征,代表着野性和自然的力量。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跳跃的动作或速度。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和生态学,大袋鼠是研究有袋类动物行为和生态适应性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袋鼠(广义)、巨袋鼠(强调体型) 反义词:小袋鼠(指体型较小的袋鼠种类)
“袋鼠”一词源自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具体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来自Guugu Yimithirr语中的“gangurru”。随着欧洲探险家的记录,这个词逐渐被英语等其他语言采用。
在澳大利亚文化中,大袋鼠是国家的象征之一,出现在国徽和一些货币上。它们代表着澳大利亚的自然遗产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大袋鼠给人以力量和活力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澳大利亚的野性和自由。它们的出现往往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自然环境。
在澳大利亚旅行时,我有幸亲眼见到了大袋鼠,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优雅和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大袋鼠般跳跃,穿越生活的草原,每一步都充满力量与希望。”
观看大袋鼠跳跃的视频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关于它们的纪录片中的自然声音则能唤起对澳大利亚荒野的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如美国,袋鼠可能更多地与动物园或异国情调联系在一起,而在澳大利亚,它们是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大袋鼠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也承载了该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性。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袋】
(形声。从衣,代声。本义:有口的盛器,囊属。也指衣袋) 同本义。
【引证】
《南史·羊鸦仁传》-羊骨杂他骨,作五袋盛之。
【组词】
网袋;塑料袋;旅行袋;工具袋;子弹袋;烟叶袋;水泥袋
3.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 、 《汉书·五行志》-鼠小虫,性盗窃。 、 《说苑·善说》-鼠者,人之所薰也。 、 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 《三元里人民抗英》-逆夷各狐凭鼠伏。
【组词】
鼠窜而狼忙、 鼠牙雀角、 鼠盗蜂起、 鼠腹蜗肠、 鼠市、 鼠布、 鼠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