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0:32
大行其道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广泛流行、盛行”,通常用来描述某种思想、行为、产品或现象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并被接受的情况。它强调的是这种流行或盛行的程度和范围。
在不同的语境中,“大行其道”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盛行”更强调时间的持久性,“流行”则更侧重于时尚和短暂的热度。
“大行其道”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字面意思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行”字,意为行走或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演变成描述广泛流行和盛行的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大行其道”可能与某种社会现象或趋势相关联。例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可能成为一个常见的表述。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中性的情感反应,它既可以用来描述积极的社会进步,如科技的普及,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如道德的沦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遇到过某种新的科技产品或服务大行其道的情况,如共享单车在城市中的普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新思想大行其道,旧观念悄然退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现代城市中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支付的场景,音乐则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的流行歌曲,以增强“大行其道”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 all the rage”或“go viral”,它们都描述了某种事物在社会中的广泛流行。
“大行其道”这个词汇在描述社会现象和趋势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的变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表达能力。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