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04
“正宫”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正宫”一词源于古代的宫廷文化,最初指的正妻居住的宫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戏曲音乐中的调式。
在**传统文化中,“正宫”代表了尊贵和权威,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等级和秩序的重视。在戏曲音乐中,正宫调常用于表现庄重和正式的场合。
“正宫”一词给人以庄重、尊贵和正式的感觉。在文学和艺术中,它常与权力、地位和仪式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正宫”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正宫”来比喻某人的正式地位或权威:
她的声音,如正宫之调, 庄重而有力,引领着众人。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皇后”或“正室”,但具体用法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正宫”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不仅在宫廷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戏曲音乐中发挥着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宫,室也。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释文》-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 《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 、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 《战国策·齐策》-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