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9:48
“狂风怒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风势非常猛烈,发出巨大的声响,如同愤怒的吼叫。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风力极强,声音巨大,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感。
在文学作品中,“狂风怒吼”常用来描绘自然灾害的场景,如暴风雨、台风等,增强气氛的紧张和激烈。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也可能被用来比喻某种强烈的情绪或社会动荡。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中,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风力,但“狂风怒吼”作为一种形象的表达,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描述的风力和场景的细节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描述的是平静和温和的气象或情绪状态。
“狂风怒吼”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观,由“狂风”和“怒吼”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自然界的强大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自然现象,也用于比喻人的情绪或社会现象。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狂风怒吼可能象征着变革、动荡或不可抗拒的力量。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政治或社会的剧烈变动。
“狂风怒吼”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不安感,联想到自然界的不可控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恐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暴风雨中感受到狂风怒吼的时刻,那种自然的力量让人感到既害怕又敬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狂风怒吼,星辰颤抖,/ 我心中的风暴,比天边的更狂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暴风雨的画面,树木摇摆,海浪翻滚。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或紧张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增强狂风怒吼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wind howls”或“the storm rag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场景相似。
“狂风怒吼”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恐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描述,增强文本的情感深度和视觉冲击力。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复杂情感和现象。
忽然狂风怒吼,怪浪波翻,其舟在水,飘飘如一叶。
早上九点钟,外滩一带,~。
1.
【狂】
(形声。本义:狗发疯)。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引证】
《说文》-狂,狾犬也。 、 三国魏·阮籍《鸠赋》-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
【组词】
狂犬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怒】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怒,恚也。 、 《国语·周语》-怨而不怒。 、 《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 、 唐·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 晋·干宝《搜神记》-王怒。
4.
【吼】
(形声。从口,孔声。本义:大声叫)。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吼,声也。
【组词】
虎吼;狮子吼;大炮一再地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