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9:04
“狂风巨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猛烈的风和巨大的波浪。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自然界中极端恶劣的天气状况,尤其是在海洋或大湖中。它也可以比喻社会或生活中的剧烈动荡或困难局面。
在文学作品中,“狂风巨浪”常被用来描绘紧张、激烈的场景,增强故事的戏剧性。例如,在描述海难或冒险故事时,这个词汇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所面临的危险和挑战。
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狂风巨浪”来形容生活中的困难或挑战,比如“他的人生经历了一场狂风巨浪”。
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海洋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具体的天气或海况,如“今天海上出现了狂风巨浪”。
同义词:惊涛骇浪、风起云涌、波涛汹涌 反义词: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描述的具体情境和语气的强弱。例如,“惊涛骇浪”更强调波浪的惊人程度,而“风起云涌”则更多描述天气变化的剧烈。
“狂风巨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狂风”和“巨浪”两个词组合而成,描述自然现象。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自然界的强大力量。
在**文化中,海洋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勇气、冒险和挑战。因此,“狂风巨浪”不仅仅描述自然现象,也常被用来象征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联想到危险、挑战和不可预测性。它可能激发人们的敬畏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自然力量的恐惧。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历过或目睹过海上狂风巨浪的场景,这个词汇可能会唤起强烈的记忆和情感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狂风巨浪中,我寻找着平静的港湾,心中虽有波澜,却依旧向往着彼岸的宁静。”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看到波涛汹涌的海面,听到风声和浪涛的轰鸣,这些都能增强“狂风巨浪”这个词汇的感官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ormy seas”或“tempest”,它们在描述自然现象的同时,也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狂风巨浪”这个词汇在描述自然现象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达强烈的情感和场景。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异性之间任何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个少年的内心掀起狂风巨浪!
1.
【狂】
(形声。本义:狗发疯)。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引证】
《说文》-狂,狾犬也。 、 三国魏·阮籍《鸠赋》-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
【组词】
狂犬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巨】
(象形。金文字形,是“矩”的本字,象人持矩形。本义:画直角方形用的工具)。
同本义 同: 矩
【引证】
《说文》-巨,规巨也。 、 《礼记·大学》-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 、 《管子·宙合》-成功之术,必有巨矱。
【组词】
巨矱
4.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