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6:14
子母扣:子母扣是一种常见的服装配件,也称为“纽扣”或“扣子”,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有凸起的圆点(子扣),另一个部分有相应的凹槽(母扣),两者可以相互嵌合,用于固定衣物。
子母扣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其结构特点,即由“子”和“母”两部分组成。在服装史上,扣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和古罗马。随着时间的推移,扣子的材质和设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不同的文化中,扣子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传统文化中,扣子有时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扣子的设计和材质常常与时尚和品味相关联。
子母扣给人以实用和稳固的印象,同时也可能联想到传统和手工艺术。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对旧时光或手工制品的怀旧感。
在日常生活中,子母扣是衣物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稳固性和易用性使得衣物更加实用和美观。
在诗歌中,可以将子母扣比喻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我们的心,如同子母扣, 紧密相连,不分你我。
子母扣的视觉形象是圆润和简洁的,而当它们被扣上时,可能会发出轻微的“咔嗒”声,这种声音给人以完成和固定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子母扣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结构基本一致。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扣子可能被称为“snap button”或“press stud”。
子母扣作为一个日常用品,虽然看似简单,但在服装设计和日常使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体现了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蕴含着文化和情感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3.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