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3:35
子母扣儿(zǐmǔkòur)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扣子,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带有凸起的“子”(子扣),另一个部分带有凹槽的“母”(母扣)。当这两个部分相互契合时,可以固定衣物或其他物品。
子母扣儿这个词汇源于对扣子结构的直观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性的使用,形容事物之间的紧密结合或完美匹配。
在文化中,子母扣儿常被赋予和谐、完整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子母扣儿给人以稳固、可靠的情感联想,它象征着紧密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子母扣儿常用于衣物、包包等物品的固定,它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得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诗歌中,可以将子母扣儿比喻为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我们的心,如同子母扣儿, 紧紧相扣,永不分离。
视觉上,子母扣儿让人联想到两个部分完美契合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扣子扣上时的轻微“咔嗒”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nap button”或“press stud”,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子母扣儿这个词汇不仅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而且在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对子母扣儿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意义,从而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3.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