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8:44
词汇“楚挞”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楚挞”一词可能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楚挞”可能指的是一种痛苦的惩罚或鞭打。
由于“楚挞”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使用。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某种严厉的惩罚或刑罚。
由于“楚挞”是一个生僻词汇,以下例句可能较为牵强:
由于“楚挞”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刑罚往往与道德教化相结合,楚挞可能是一种旨在通过痛苦来达到教化目的的刑罚。
提到“楚挞”,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痛苦、惩罚和正义。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古代刑罚制度的反思,以及对现代法律制度的思考。
由于“楚挞”是一个生僻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楚挞”用于描述古代刑罚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结合古代刑罚的图像或声音,可以更好地理解“楚挞”的含义和情感色彩。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刑罚或惩罚方式。
“楚挞”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刑罚的描述方式。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增加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生僻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
2.
【挞】
(形声。从手,达声。本义:用鞭子或棍子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挞,乡饮酒,罚不敬,挞其背也。 、 《周礼·闾胥》。注:“扑也。”-掌其比觵挞罚之事。 、 《周礼·小胥》-而挞其怠慢者。 、 《礼记·内则》-而挞之流血。 、 《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 、 唐·高适《封丘作》-鞭挞黎庶令人悲。
【组词】
鞭挞、 挞市、 挞辱、 挞笞、 挞讯、 挞通、 挞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