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29
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一个历史术语,指的是1***年清朝与俄罗斯帝国在尼布楚(今俄罗斯的涅尔琴斯克)签订的一项边界条约。该条约正式名称为《中俄边界东段条约》,也称为《尼布楚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了中俄两国在东段的边界,以及双方在边界地区的贸易和军事活动的规定。
在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专业领域中,“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分析17世纪中俄关系、边界划定和国际法的发展。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象征两国之间的历史纠葛或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讨论或教育环境中。
同义词: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协议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与“冲突”、“战争”等词汇形成对比。
“中俄尼布楚条约”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历史的命名,其中“中俄”指的是和俄罗斯,“尼布楚”是签订地点,“条约”则是指两国之间的正式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中被广泛使用,成为研究中俄早期关系的重要参考。
在**和俄罗斯的历史教育中,《中俄尼布楚条约》都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用以展示两国在早期如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边界争端。这个条约也反映了当时国际法和外交实践的发展。
对于历史学者和研究者来说,“中俄尼布楚条约”可能引发对两国历史关系的深入思考和对和平解决争端的赞赏。对于一般公众,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历史教育和对过去的回顾相关联。
在历史课程中,我曾深入学*《中俄尼布楚条约》,这让我对17世纪的国际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条约也启发了我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视。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尼布楚的草原上, 两国使节握手言和, 《中俄尼布楚条约》, 见证了和平的曙光。”
想象一幅画面:在尼布楚的草原上,两国代表在帐篷中签署条约,周围是和平的景象。音乐上,可以选择一段庄严而和平的旋律,象征两国之间的和解。
在俄罗斯,这个条约可能被称为《Нерчи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在俄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与有所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历史。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术语,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17世纪的国际关系,也提醒我们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宝贵的资源,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历史和国际法的话题。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俄】
(形声。从人,我声。本义: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俄,行顷也。 、 《诗·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 、 扬雄《羽猎赋》。注:“卬也。”-俄轩冕。 、 张衡《归田赋》-于时曜灵俄景。
【组词】
俄景
3.
【尼】
阻止;阻拦。
【引证】
《墨子》-淫嚣不静,当路尼众。
【组词】
尼行、 尼阻
4.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5.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
6.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7.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