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6:38
“侵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实体(如国家、组织或个人)通过武力或非和平手段强行合并或吞并另一个实体。它通常涉及领土的占领或控制权的转移,往往带有负面或冲突的意味。
在文学中,“侵并”可能被用来描述历史或虚构故事中的冲突场景,强调权力斗争和牺牲。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讨论政治或国际关系,表达对某种不公正行为的批评。在专业领域,如国际法或地缘政治学,“侵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分析和评估国家行为和国际秩序。
同义词“吞并”和“侵并”在意义上非常接近,但“吞并”可能更侧重于结果,即完全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反义词如“分离”和“独立”则强调从控制中解脱出来,恢复自主状态。
“侵并”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侵”意味着侵犯或攻击,“并”则有合并或结合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上更加专业化,主要用于描述严重的国际冲突或领土争端。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侵并”可能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或反殖民主义等主题相关。例如,在一些曾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国家,这个词可能唤起对过去被侵并历史的记忆和反思。
“侵并”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强制和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牺牲和民族苦难,因此在表达时需要谨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或情感伤害。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历史课程中学*到关于不同国家侵并的历史,这些不仅改变了地理边界,也深刻影响了受影响国家的人民和文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无情的侵并之夜,星辰也黯然失色,大地哭泣着古老的哀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争和破坏的画面,人们在废墟中寻找家园的痕迹。音乐方面,可能会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以反映侵并带来的沉重和痛苦。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annexation”或法语中的“annexion”,虽然具体用法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都是指通过非和平手段强制合并领土。
“侵并”是一个在描述国际关系和历史*时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冲突,也提醒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需要考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侵】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侵,渐进也。 、 宋玉《风赋》-侵淫谿谷。 、 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侵淫促节。
【组词】
侵润、 侵寻、 侵淫、 侵寻
2.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