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8:13
词汇“侵怨”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定义和可能的语境来进行分析。
假设“侵怨”指的是一种行为或情感状态,其中某人或某事侵犯了另一个人的权益或感受,导致后者产生怨恨或不满。
由于“侵怨”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由“侵犯”和“怨恨”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个人权益和社会正义的文化中,“侵怨”可能被用来强调对不公正行为的反对和批评。
这个词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愤怒和不满,因为它涉及到侵犯和怨恨。
由于这个词不常见,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侵怨”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当夜幕降临,侵怨的阴影
在心间蔓延,无声的抗议
月光下,怨恨的种子
在寂静中发芽,生长。
由于“侵怨”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尽管“侵怨”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复杂情感和行为的框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精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侵】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侵,渐进也。 、 宋玉《风赋》-侵淫谿谷。 、 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侵淫促节。
【组词】
侵润、 侵寻、 侵淫、 侵寻
2.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