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17: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8 17:22:36
水匪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水域中进行抢劫、掠夺等非法活动的匪徒。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那些利用水域进行犯罪活动的人或团体。
在文学作品中,“水匪”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地理环境中的社会问题,如海盗、江洋大盗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不守规矩、行为恶劣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犯罪学中,可能会更详细地研究水匪的行为模式、社会影响等。
同义词:海盗、江洋大盗、水贼 反义词:水警、海军、渔民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地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例如“海盗”更多指海上活动,而“水匪”则可能包括江河湖泊。
“水匪”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水”和“匪”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水域和匪徒。在历史上,随着水域交通的发展,水匪这一现象也随之出现,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文化中,水匪往往与江湖文化、侠义精神等元素联系在一起,有时甚至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一定的英雄色彩。然而,在社会背景中,水匪通常被视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容的。
提到“水匪”,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危险、混乱和不可预测的情景。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影响人们对水域安全的认知。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在水域附近生活或旅行,可能会对水匪这一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比如听闻当地关于水匪的故事或传说。
在诗歌中,可以将“水匪”作为一个象征元素,代表自由与束缚的冲突,或者在故事中作为主角对抗的对象,展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视觉上,水匪可能让人联想到破旧的船只、波涛汹涌的水面和蒙面的匪徒。听觉上,可能是海浪的声音、船只的摇晃声和紧张的对话声。
在不同文化中,如地中海地区的海盗、东南亚的海盗等,虽然词汇不同,但都有类似的水域犯罪现象。这些词汇和现象在各自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水匪”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历史中的位置。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更是反映了人类社会与水域关系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可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匪】
(形声。从匚(fāng),盛物之器。非声。本义:“篚”的古字。竹器,形似竹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盛币帛以匪,其器椭方。-匪,器似竹筐。 、 《周礼·肆师》-共设匪瓮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