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3:42
密立根油滴实验 是指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在1909年至1913年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目的是测量电子的电荷。实验通过观察带电油滴在电场中的**,计算出油滴上的电荷量,从而确定电子的电荷值。这个实验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它首次精确测量了基本电荷的值。
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和化学,密立根油滴实验 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实验,用于教学和研究。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科学史或教育话题时。
密立根油滴实验 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实验的发明者罗伯特·密立根的名字和实验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油滴。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这个实验方法和结果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在20世纪初的科学界,密立根油滴实验 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不仅验证了电子的存在,还为量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实验在科学教育和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学*物理的学生来说,密立根油滴实验 可能带来一种敬畏感,因为它代表了科学探索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个实验可能唤起对科学发现过程的尊重和赞赏。
在物理课程中,我亲自进行了密立根油滴实验,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精确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密立根油滴实验 比喻为探索未知世界的微小步伐,每一步都精确而充满意义。
想象一个安静的实验室,只有微弱的滴答声和油滴在电场中缓缓移动的画面,这种场景可以与密立根油滴实验 联系起来。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密立根油滴实验 可能直接翻译为“Millikan's Oil Drop Experiment”,其科学意义和教育价值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公认的。
密立根油滴实验 不仅是一个科学实验的名称,它代表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方法。通过学和理解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科学的精确性和美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交流科学概念。
1.
【密】
(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引证】
《说文》-密,山如堂者。 、 《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2.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
3.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4.
【油】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
5.
【滴】
(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滴,水注也。 、 《列子·力命》-若何滴滴。 、 唐·杜甫《发同谷县》-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组词】
滴沥、 滴溜、 滴水、 滴溜当啷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6.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7.
【验】
(形声。从马。佥(jiǎn)声。本义:马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验,马名。